The 18th meeting of the Environmental Cooperation Subcommittee of the Regular Meeting Committee between the Chinese and Russian Prime Ministers was held

  • Post author:
  • Post category:

  11月7日,中俄总理定期会晤委员会环保合作分委会(以下简称分委会)第十八次会议以视频形式召开。会议由中方主办。分委会中方主席、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和俄方主席、俄罗斯联邦自然资源与生态部部长科兹洛夫分别率团出席并共同主持会议。   黄润秋在开幕致辞中表示,中俄两国环境部门始终坚持落实两国元首共识,积极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污染防治、绿色经济等领域合作,各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双方不断完善跨界水体水质联合监测机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联络渠道通畅有效,自然保护区及濒危珍稀物种保护合作质量不断提升。积极开展固体废物处理、应对气候变化等领域专家研讨,逐步形成政策研究和技术交流并重的多元合作模式。在多边框架下加强立场协调,区域合作更加紧密。   黄润秋指出,中国政府一贯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科学指引下,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从理论到实践都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过去十年,全国重点城市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累计下降57%、重污染天数减少93%,地表水优良水体比例达到87.9%,土壤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实现固体废物“零进口”目标,人工林保存面积达到13.14亿亩,成为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多最快和人工造林面积最大的国家。     黄润秋强调,中方赞赏并积极支持俄方致力于推动生态环境改善的努力,愿与俄方继续深化生态环境保护合作,挖掘合作潜力,抓住合作机遇,推动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不断迈上新台阶。一是共同巩固完善分委会机制,深入挖掘固体废物处理、应对气候变化等领域合作潜力。二是共同发挥生态环保合作示范引领作用,助力区域环境治理水平提升,推动提升“一带一路”绿色发展水平。三是加强多边框架下的相互支持,共商应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全球环境议题对策,为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科兹洛夫表示,生态环境领域合作是中俄全面战略合作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在分委会的努力下,两国在环境应急联络、跨界水体水质监测和跨界自然保护区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领域的合作成效显著,边境地区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俄方高度重视与中方在环境领域的双边合作,同意中方关于合力推动中俄生态环保合作的建议,愿与中方保持建设性对话,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领域合作,为推动区域和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会议听取了污染防治和环境灾害应急联络工作组及环评专家组、跨界保护区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组、跨界水体水质监测与保护工作组的工作汇报,审议并通过了2023—2024年度各工作组的工作计划。双方对过去一年中俄生态环境保护合作以及分委会各工作组和专家组取得的成果给予积极评价。   会上,双方共同签署了本次会议纪要。

Continue ReadingThe 18th meeting of the Environmental Cooperation Subcommittee of the Regular Meeting Committee between the Chinese and Russian Prime Ministers was held

The 24th China-Japan-ROK Environment Ministers’ Meeting was held in Japan

  • Post author:
  • Post category:

  11月3日至4日,第二十四次中日韩环境部长会议在日本名古屋市举行。中国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日本环境大臣伊藤信太郎、韩国环境部部长韩和真分别率团出席会议,交流本国环境政策及最新进展,并就共同关心的区域和全球环境议题交换意见。会议审议了《中日韩环境合作联合行动计划(2021-2025)》实施情况,通过并共同签署《第二十四次中日韩环境部长会议联合公报》。   黄润秋在开幕式主旨发言中指出,中国政府一贯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中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同时,中国秉持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和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态度,全方位参与国际环境合作,引领推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达成历史性成果,建设性参与气候变化等环境公约进程,深入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推动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环境治理体系,共建清洁美丽世界。   黄润秋表示,中日韩三国地缘相近、文缘相通,互为重要合作伙伴。中方高度赞赏日韩为推动区域环境合作所付出的努力,愿继续与日韩一道,加强务实合作,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共同推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COP28)、塑料污染防治国际文书、联合国环境大会等重要环境多边进程取得成功,将三国环境合作经验与更多合作伙伴分享,为区域和全球实现可持续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黄润秋强调,海洋是全人类共同的财产。核污染水处置关乎全球海洋生态环境和民众健康。日方应忠实履行本国的国际义务,同邻国等利益攸关方充分协商,以科学、负责任方式处置核污染水。   日本、韩国分别作了主旨发言。日方介绍了日本在应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循环经济、海洋塑料垃圾、大气污染防治等方面工作进展及举措。韩方介绍了韩国在碳中和、大气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生物多样性保护、循环经济等方面政策及举措。   会议期间,三国环境部长共同为中国的刘尊文、日本的清水篤志和韩国的文史美颁发了第二十四次中日韩三国环境部长会议环境奖。会议还听取了青年论坛成果报告。   在会后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黄润秋表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合作、推进区域绿色发展、增进人民福祉,是中日韩三国的共同愿望。20多年来,三国环境部门始终坚持落实中日韩领导人会议精神,频繁开展环境政策对话与交流,强化优先领域务实合作,共同应对区域和全球环境挑战,先后制定实施三期环境合作联合行动计划,在空气质量改善、沙尘暴研究、应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化学品管理、环保宣传教育等领域取得丰硕成果。期待三方进一步拓宽合作渠道,继续推进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环境公约等多边进程,共同推动三国环境合作成果造福区域人民。   黄润秋在回答记者关于美丽中国建设进展及如何应对全球环境挑战的提问时表示,中国在今年7月召开了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瞄准未来5年和到2035年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就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作出战略部署。中国在未来一段时间将着重推进下述三方面重点工作:一是加快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落实“3060”碳达峰碳中和庄严承诺,实施好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二是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深入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三是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作为COP15主席国,持续推进“昆明一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和COP15大会各项决定有效落实,全力支持COP28取得成功。中方将继续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持续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和中国力量。他还指出,关于核污染水处置,日方应尽快建立一套包括日本邻国等利益攸关方参与的长期国际监测机制,切实保护好全球海洋生态环境。   会前,黄润秋分别与伊藤信太郎、韩和真举行了中日、中韩双边会谈。会见伊藤信太郎时,黄润秋表示双方在应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塑料污染防治等方面加强务实合作,强调坚决反对日本单方面启动核污染水排海行动。会见韩和真时,黄润秋表示近年来中韩在大气污染防治、沙尘暴治理、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领域合作取得显著成效,中方愿同韩方进一步深化和拓宽环境领域合作,推进区域绿色发展,切实增进两国人民福祉。   中日韩环境部长会议开始于1999年,旨在落实三国领导人会议共识,探讨和解决共同面临的区域环境问题,促进本地区可持续发展。会议由三国轮流举办。

Continue ReadingThe 24th China-Japan-ROK Environment Ministers’ Meeting was held in Japan

Weekly News from the Ministry of Ecology and Environment (10.29-11.4)

  • Post author:
  • Post category:

  1.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赴山东调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10月28日至29日,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在出席中国生态文明论坛济南年会期间,赴山东省济南市、潍坊市、威海市调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更多内容,点击阅读   2.中国生态文明论坛济南年会召开   10月28日至29日,中国生态文明论坛济南年会在山东省济南市召开。本次年会以“生态文明 美丽中国——谱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新篇章”为主题。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山东省委副书记、省长周乃翔,山东省委常委、济南市委书记刘强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更多内容,点击阅读   3.生态环境部与江苏省人民政府签署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 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合作协议   11月1日,生态环境部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在江苏苏州签署《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 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合作协议。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江苏省委副书记、省长许昆林出席签约仪式并讲话。更多内容,点击阅读   4.第七届中德环境论坛在江苏太仓举行   11月1日,第七届中德环境论坛在江苏苏州太仓市举行,论坛的主题为“推动绿色和可持续发展-协同应对污染、生物多样性丧失和气候变化”。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德国联邦环境、自然保护、核安全与消费者保护部部长莱姆克,江苏省委副书记、省长许昆林出席论坛并致辞。更多内容,点击阅读   5.《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8次缔约方大会部长级预备会召开   2023年10月30日至31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8次缔约方大会(COP28)部长级预备会在阿联酋阿布扎比举行,各方就COP28预期成果,特别是全球盘点、损失和损害、减缓、适应、资金等关键议题展开讨论。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率团与会并发言,来自70多个国家部长级代表及联合国高级别官员等参会。更多内容,点击阅读   6.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应约与法国总统外事顾问博纳举行会谈   10月29日,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应约与法国总统外事顾问埃玛纽埃尔·博纳举行会谈,双方围绕各自气候行动进展、中法气候变化合作、全球气候多边进程等议题交换意见。更多内容,点击阅读   7.中美气候变化会谈将举行   经中美双方商定,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将于11月4—7日与美国总统气候问题特使克里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进行会谈。双方将围绕推进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与合作、支持联合国气候变化迪拜大会成功等深入交换意见。更多内容,点击阅读   8.生态环境部发布11月上半月全国空气质量预报会商结果   11月上半月,全国大部空气质量以良至轻度污染为主,部分区域个别时段可能出现中度及以上污染。其中,1—2日,京津冀及周边区域中南部城市可能出现中至重度污染,部分点位短时可达严重污染,苏皖鲁豫交界个别城市可能出现中度污染,短时可达重度污染;辽宁西部、长三角区域北部内陆个别城市、珠三角局地部分时段可能出现中度污染。更多内容,点击阅读   9.《电子工业水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指南》正式实施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落实《电子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管控要求,防治环境污染,推动电子工业水污染防治技术进步,生态环境部发布《电子工业水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指南》(HJ 1298—2023),近日正式实施。更多内容,点击阅读    ▶ 生态环境部水生态环境司有关负责人就《电子工业水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指南》答记者问   ▶ 一图读懂《电子工业水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指南(HJ 1298-2023)》

Continue ReadingWeekly News from the Ministry of Ecology and Environment (10.29-11.4)

China-US climate change talks to be held

  • Post author:
  • Post category:

2023-11-03 来源:生态环境部气候变化事务办公室 2023-11-03 来源:生态环境部气候变化事务办公室 [打印] 字号:[大] [中] [小]   经中美双方商定,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将于11月4—7日与美国总统气候问题特使克里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进行会谈。双方将围绕推进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与合作、支持联合国气候变化迪拜大会成功等深入交换意见。

Continue ReadingChina-US climate change talks to be held

The 7th Sino-German Environmental Forum was held in Taicang, Jiangsu

  • Post author:
  • Post category:

  11月1日,第七届中德环境论坛在江苏苏州太仓市举行,论坛的主题为“推动绿色和可持续发展-协同应对污染、生物多样性丧失和气候变化”。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德国联邦环境、自然保护、核安全与消费者保护部(以下简称德国环境部)部长莱姆克,江苏省委副书记、省长许昆林出席论坛并致辞。   黄润秋在致辞中指出,当前世界正面临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及污染问题三大危机,必须开展全球行动、全球应对、全球合作。中国政府一贯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过去十年,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在绿色发展、污染防治、生态保护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中国将继续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推动实现更加强劲、绿色、健康的全球发展。多年来,中德环境论坛有效推动了中德政府磋商成果的落实。中方愿以此次论坛为契机,共同落实好两国领导人共识,继续推动中德双方在环境保护、绿色金融、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修复、塑料污染治理、化学品及固体废物管理等领域务实合作,加强在全球和区域环境事务方面的沟通协调,共同为应对全球环境问题、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莱姆克感谢中方作为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主席国为推动“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以下简称“昆蒙框架”)达成作出的努力,赞赏中国近年来在环境保护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积极评价中德在生态环境和气候领域建立的长期友好合作关系及取得的积极成果。她表示,尽管全球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我们仍然面临气候危机、物种灭绝和环境污染等方面的巨大挑战。中国和德国是两个重要的经济体,在环境保护方面也需要发挥先行者的作用。德方愿同中方探讨如何共同寻找解决方案,制定明确的规则和协议以达成务实的国际合作,确保每个国家都能够付诸行动。中德双方之间的可信赖合作关系十分宝贵,希望双方采取更多措施与行动,深化务实合作,实施最佳的创新解决方案和对策,共同推动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   许昆林向出席论坛的各位嘉宾表示欢迎,对关心支持江苏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感谢。他说,近年来,江苏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在经济总量持续迈上新台阶的背景下,实现了主要污染物持续下降、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江苏与德国渊源深厚,近年来投资贸易活跃、友城交往频繁、政商互动密切。双方不断加强环保领域合作,一批中德合作的“绿色领跑者”加速涌现,为实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动力。愿以本次论坛为契机,学习借鉴德国良好经验,深挖绿色合作新机遇,进一步推进环境治理合作、深化绿色产业合作、加强友好交流合作。欢迎更多德企投资江苏、深耕江苏,深度参与绿色制造、能源利用、产业升级等领域,在助力江苏绿色转型中实现互利共赢、共创美好未来。   论坛期间,黄润秋还与莱姆克举行了双边会谈,并会见了德国国际合作机构董事会主席托斯滕,分别就中德生态环境领域合作进行了深入交流。   与莱姆克会谈时,黄润秋高度肯定中德双方在生态环境领域形成的良好合作关系,感谢德方对中方作为COP15主席国的大力支持,愿与德方继续深化生态环境领域务实合作,共同推动“昆蒙框架”全面落实。莱姆克高度评价中方在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作出的贡献,希望双方在塑料污染治理、循环经济等领域进一步加强交流合作,共同应对全球环境与气候挑战。   会见托斯滕时,黄润秋表示绿色是中德合作的底色,感谢德国国际合作机构在促进两国政府关系发展中发挥的纽带作用,期待在环境保护、应对气候变化等领域进一步加强合作,推动取得更多务实成果。托斯滕赞赏中方在生态环境领域取得的成就,愿与中方深耕合作,发挥自身特长,推动中德或与第三方的合作。   在太仓期间,黄润秋还调研了舍弗勒(中国)有限公司和苏州立琻半导体有限公司。   本届中德环境论坛是落实2023年6月两国总理在柏林举行第七轮中德政府磋商成果的重要活动之一。论坛由生态环境部、德国环境部、江苏省人民政府、德国经济亚太委员会共同主办,来自中德两国政府部门、学术团体和企业的代表共200余人参加会议。

Continue ReadingThe 7th Sino-German Environmental Forum was held in Taicang, Jiangs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