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National Energy Administration released national power industry statistics from January to October 2024

  • Post author:
  • Post category:

  11月22日,国家能源局发布1-10月份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  截至10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约31.9亿千瓦,同比增长14.5%。其中,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7.9亿千瓦,同比增长48.0%;风电装机容量约4.9亿千瓦,同比增长20.3%。  1-10月份,全国发电设备累计平均利用2880小时,比上年同期减少128小时;全国主要发电企业电源工程完成投资7181亿元,同比增长8.3%;电网工程完成投资4502亿元,同比增长20.7%。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一览表(截至2024年10月)指 标 名 称单位1-10月累计同比增长(%)全国发电装机容量万千瓦319427 14.5 其中:水电万千瓦43088 2.5 火电万千瓦142597 3.8 核电万千瓦5808 2.3 风电万千瓦48617 20.3太阳能发电万千瓦79311 48.0全国供电煤耗率克/千瓦时307.0 1.8*全国供热量万百万千焦458258 7.9 全国供热耗用原煤万吨26998 7.3 全国发电设备累计平均利用小时小时2880 -128*全国发电累计厂用电率%4.6 0.02▲其中:水电%0.5 0.15▲ 火电%5.9 0.08▲电源工程投资完成亿元7181 8.3电网工程投资完成亿元4502 20.7新增发电装机容量万千瓦27933 4613*其中:水电万千瓦887 43* 火电万千瓦4218 -153*…

Continue ReadingThe National Energy Administration released national power industry statistics from January to October 2024

Comprehensively implement the Energy Law and promote energy rule of law to a new level

  • Post author:
  • Post category:

全面贯彻实施能源法 推动能源法治再上新台阶章建华  2024年11月8日,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能源法是能源领域基础性、统领性法律,集中阐述了我国能源工作大政方针、根本原则和制度体系,其颁布施行是我国能源法治体系建设的重要里程碑,为在法治轨道上推进能源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深刻认识能源法出台的重大意义  能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攸关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制定能源法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成果,是全面贯彻“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的重大举措,对于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能源法是习近平法治思想在能源领域的生动实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涉外领域立法,提高立法质量,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加强顶层设计、总体谋划,破立并举、先立后破,筑牢根本制度,完善基本制度,创新重要制度。出台能源法,搭建起能源法律体系的四梁八柱,是加强重点领域立法的重要举措,有利于加快构建以能源法为统领、以能源单行法为主干、以能源行政法规和规章为重要组成部分的能源法律制度体系,对保障能源安全、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具有重大意义。  能源法是能源安全新战略上升为国家意志的集中体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为新时代能源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十年来,在能源安全新战略指引下,我国能源领域确立了一系列重要制度,能源供给保障能力全面提升,能源绿色低碳发展实现历史性突破,有力保障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支撑了美丽中国建设。出台能源法,将能源安全新战略指引下的能源改革发展实践经验上升为法律,能够更好地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作用,加快推动国家能源战略和重大决策部署法治化、制度化,不断提升能源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能源法将开启能源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安全的新格局。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统筹发展和安全。在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加快能源转型变革重要关口出台能源法,聚焦能源安全保供、绿色转型、创新引领、市场建设等方面完善法律制度设计、强化制度供给,全方位夯实能源发展和安全的法治根基,着力破除外部复杂环境、国内能源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带来的束缚藩篱,将为能源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安全保驾护航。  准确把握能源法的精神实质和核心要义  能源法坚持党对能源发展的全面领导,贯彻新发展理念和总体国家安全观,实施推动能源安全新战略,坚持立足国内、多元保障、节约优先、绿色发展,推动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新型能源体系。  深入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夯实能源安全保障制度基础。当前,面对国内外复杂严峻的风险挑战,强化能源安全保障迫在眉睫。能源法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要求,设立一系列能源供应保障制度,发挥煤炭的基础保障和系统调节作用,加大石油、天然气资源勘探开发力度,压实能源供应企业能源服务和保供责任,确保能源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针对能源供应不稳定、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加以及极端天气、自然灾害多发频发等带来的挑战,设立能源储备和应急制度,科学合理确定能源储备的种类、规模和方式,建立和完善能源预测预警体系,提升安全风险防范与应急管控能力,切实保障能源安全稳定供给。  深入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确立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制度。我国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偏煤,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推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是破解能源资源环境约束的必然选择。在能源绿色供给方面,能源法明确支持优先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设立非化石能源目标制度、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保障制度,推进非化石能源安全可靠有序替代化石能源,同时推进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能源法提出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要求提高电网对可再生能源的接纳、配置和调控能力。在能源绿色消费方面,要求加快构建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体系,完善节能管理和政策措施,设立绿色能源消费促进机制等,引导各方积极参与绿色能源消费,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  深入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化民生用能制度保障。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用能需求、提升用能服务质量效率,是能源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能源法坚持民生优先、共享发展,完善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全方位提升能源供给效能,确保用户享有稳定、清洁、可负担的能源供应,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着眼于提升能源普遍服务水平,明确促进农村能源发展,完善城乡供能基础设施,解决好农村地区群众关心的生产生活用能问题,提高农村能源供应能力和服务水平,推动能源发展成果更多更好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深入落实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健全能源科技创新制度。随着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推进,能源技术创新进入前所未有的密集活跃期。能源法明确加强能源科技创新顶层设计和统筹布局,提出建立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为引领、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能源科技创新体系,推动实现能源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明确国家对能源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科技攻关、集成应用示范、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支持,整合优化创新资源,加大创新制度供给,打造能源转型升级新增长点。  深入落实党中央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决策部署,完善能源市场化发展制度体系。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一方面,能源法确立能源市场公平竞争制度、完善能源价格形成机制,鼓励引导多元主体参与市场,着力破除市场壁垒、解决能源市场体系不完善等问题,推动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能源市场。另一方面,能源法注重加强政府引导与服务,明确能源主管部门职责,完善能源规划制度,加强自然垄断环节监管,构建新型监管机制,为各类经营主体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发展环境。  加强能源法学习宣传贯彻落实,为能源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法治保障  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能源行业要认真做好能源法的学习宣传和贯彻实施,全面提升能源工作的法治化水平。  深入开展学习宣传。要丰富学习方式、创新宣传载体,通过各种形式组织学习能源法及相关制度规定,及时全面掌握精神实质与核心要义。能源系统各级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以上率下,带头学习能源法,自觉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发挥示范表率作用。要面向社会公众广泛开展能源普法宣传活动,在全社会营造浓厚氛围。  加快完善能源法律制度体系。要以能源法为统领,加快推进可再生能源法、煤炭法、电力法、石油储备条例等法律法规制修订,完善以能源法为统领的能源法律制度体系,进一步增强能源法律制度体系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各级能源主管部门要以能源法施行为契机,统筹推进能源领域法律制度的立改废释工作,及时制定、修订配套制度和政策,确保与能源法律法规有效衔接。  全面推进能源法的贯彻落实。能源行业要认真履行能源法规定的权利义务,把能源法确立的基本原则和重要制度贯穿到工作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各级能源主管部门要认真落实能源法赋予的职责,严格按照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开展工作,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能源改革发展的能力和水平。能源系统要积极引导全社会履行好绿色用能、节约能源的义务,凝聚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  (作者为国家能源局党组书记、局长)  《 人民日报 》( 2024年11月27日 11 版)

Continue ReadingComprehensively implement the Energy Law and promote energy rule of law to a new level

“Blue Book”: A unified national electricity market will be fully established by 2029

  • Post author:
  • Post category:

  11月29日,在国家能源局的统筹组织下,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下称“中电联”)联合多家单位共同发布《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发展规划蓝皮书》(以下简称《蓝皮书》),首次明确了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发展的“路线图”和“时间表”,即2025年初步建成、2029年全面建成、2035年完善提升。  根据规划,到2025年,初步建成全国统一电力市场,电力市场顶层设计基本完善,实现全国基础性交易规则和技术标准基本规范统一。到2029年,全面建成全国统一电力市场,推动市场基础制度规则统一、市场监管公平统一、市场设施高标准联通。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深化能源管理体制改革,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国家能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宋宏坤指出,当前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成效明显,市场规则体系逐步建立,多层次市场框架基本形成,市场交易规模大幅提升,市场机制作用有效发挥。  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市场交易电量5.67万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为61.4%。市场规模自2016年至今增长了近5倍。全国跨省跨区市场化交易电量接近1.2万亿千瓦时,市场促进电力资源更大范围优化配置的作用不断增强。全国电力市场累计注册经营主体74.3万家,同比增长23.9%,电力市场活跃度进一步提高。  新能源入市节奏也进一步加快。2023年,全国新能源市场化交易电量达6845亿千瓦时,占全部新能源发电的47.3%。部分大型发电企业新能源参与市场比例已超过50%。绿电、绿证交易规模不断扩大,2024年上半年全国绿电交易电量达到1519.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33%,交易绿证1.6亿个。  “伴随着新能源装机比重的快速提升,加之一次能源价格的波动、用电负荷的增长以及极端气候变化等多重因素影响,我国电力系统运行和电力市场运营正发生深刻变化,对电力体制改革提出更高要求,亟需加强顶层设计。”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党委书记、常务副理事长杨昆指出,《蓝皮书》聚焦电力市场关键问题,研究提出适合我国国情和市场建设客观要求的市场发展规划思路、建设目标,标志着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进入加速推进的新阶段。  国家能源局监管总监黄学农在发布《蓝皮书》时指出,统一电力市场建设应坚持安全可靠、市场导向、守正创新、系统协调的基本原则,按照三个发展阶段目标,分步骤、分阶段推进,近中期需完成构建多层次统一电力市场架构、功能完备和品种齐全的市场体系、适应绿色低碳转型的市场机制、系统安全充裕灵活互动的市场机制、统一开放公平有序的市场运营机制等8项重点任务。  其中,在构建功能完备、品种齐全的市场体系方面,推动现货市场按程序转入正式运行,在2029年前全国绝大多数省份电力现货市场正式运行。推动南方区域电力市场在2029年前实现正式运行。在构建适应绿色低碳转型的市场机制方面,2025年前,新能源市场化消纳占比超过50%;2029年前,实现新能源全面参与市场。在构建系统安全充裕灵活互动的市场机制方面,到2025年,各省需求响应能力达到最大用电负荷的3%~5%,其中年度最大用电负荷峰谷差率超过40%的省份达到5%及以上。(记者王璐)

Continue Reading“Blue Book”: A unified national electricity market will be fully established by 2029

It is more convenient for enterprises to file applications – The anti-monopoly business system for concentration of operators realizes closed-loop management

  • Post author:
  • Post category:

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官方微信消息,近日,经营者集中反垄断全业务系统实现流程线上闭环管理。系统贯通企业、市场监管总局和试点省局,实现了三端数字化交互,通过增强行政执法透明度,提高了监管效率,稳定了企业预期。为配合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实施,市场监管总局历时三年,建立并完善了经营者集中反垄断全业务系统,于2022年8月、2023年4月、2024年7月,先后上线经营者集中反垄断申报审查子系统、附条件案件监督执行子系统、违法实施经营者集中办案子系统,建成了相关市场库、市场份额库、历史案件库、头部企业库、舆情库。自2022年系统上线以来,累计收到经营者集中申报1500余件,审结1300余件,有力支撑了经营者集中反垄断业务开展。当前系统有以下特点:一是服务企业,便利申报。在申报端,企业在线提交申报材料,能够实时查询案件办理进展,及时了解主办处室、审查员及联系方式。审查中的法律文书通过系统自动反馈企业,系统还通过短信和邮箱发送送达提醒,不耽误企业经营活动,提高了企业申报便捷性和获得感。二是科技赋能,提升效率。在审查端,收到企业申报后,系统根据行业等自动分配案件到审查处室,改变了以往人工分案的情况。根据申报材料,系统可自动生成法律文书基本内容。系统设置时间提醒,确保案件办理符合法定时限要求。系统能实时抓取各维度数据,开展大数据分析。三是统筹规划,央地联动。在审查端,案件通过系统分办到试点省局,试点省局使用与总局同样的系统审查,总局可实时了解省局审查进度,确保地方与总局审查的一致性。四是分级管理,确保安全。系统对用户权限进行分级管理,案件办理情况全流程在系统内留痕。系统对申报材料和办案信息加密传输和储存,确保用户登录安全、数据存储安全、用章符合规范。

Continue ReadingIt is more convenient for enterprises to file applications – The anti-monopoly business system for concentration of operators realizes closed-loop management